穿成武则天女儿后被团宠_第102章 渔翁得利,黄雀在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2章 渔翁得利,黄雀在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武后之所以答应赴东都服丧,不是一时气话,也不是畏惧臣子的胁迫,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长远的考量。



裴炎提出的‘留宫服丧’固然可行,甚至对当下的武后来说,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只要她人在皇宫,就不会脱离权力的核心。



但问题是,即便她真的在宫里守孝三年,甚至不再参与垂帘听政,就真的能堵住悠悠众口吗?



显然不能,甚至结果会更糟。



别忘了,一旦文官造起谣来,那必然是天下皆闻。



留在皇宫服丧,极有可能成为政敌攻讦自己的借口,到时候各种污蔑诋毁,她又该如何自证清白?



敌人不会关心六子到底吃了几碗粉,敌人只想要六子的命。



因此,这个‘阳谋’依然无解。



在孝道和权力面前,武后权衡再三,最终选择了前者。



孝道是彰显一个人的德行,武后身为皇后,必定要以身作则。



选择服丧,尽管暂时会失去权力,但三年之后,她还是帝国的皇后,只要李治不倒,她未尝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但如果选择权力,她的确可以继续掌控朝堂,甚至在此后的岁月里,都没人能撼动她半分,可她的德行,在敌人的攻讦下,难保不会被世人诟病,从而蒙上永远擦不去的污点,这是她不想看到的。



所以,她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郝处俊生怕武后会反悔,立刻称颂道:“娘娘圣明!”



其他人见状,齐声响应。



李治愕然地看向武后,他没想到对方竟然这么干脆就接受现实,除了些许的诧异之外,他内心深处,竟有一种释然的踏实感。



帝王心术,莫不于此。



李治从小身在帝王家,对皇权更迭的敏感性远超所有人。



当初一继位,便想着扳倒以他舅舅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他明明患了风疾,无法处理繁重的政务,但为了掌控权力,宁可让皇后代干政,也不想让门阀掌权。



这就能理解,为什么当皇后权力壮大时,他又三番五次动了废后的心思。



在感情上,李治对武后怀有深深的感情,这无可厚非;但在朝政上,他又对武后暗含戒备;看似矛盾的两种关系,其实本质上并不矛盾,因为抛开‘丈夫’这层身份,他与武后终究是君臣关系。



武后的决定,让李治彻底放下心来,于是真心实意地劝慰道:



“媚娘,不可意气用事,你若一走,朕还能找谁分担政务,留下来吧……”



李治本是在劝慰武后,属于两口子之间的对话,哪知郝处俊这老头儿,实在有些不知趣,直接打断李治的话。



“陛下且宽心,太子和三位皇子均是人中龙虎,有他们辅佐,陛下尽可高枕无忧矣!”



李治瞬间黑脸:老家伙,朕还没退位呢!



宰相裴炎听得差点笑出来声来,郝处俊为了扳倒皇后,连僭越的话都敢说,此役之后,恐怕再难回归朝堂了。



武后没有丝毫的动怒,反而顺着郝处俊的话,对李治道:



“陛下,郝少保所言,着实在理,臣妾离开皇宫后,可让贤儿和显儿为陛下分忧!”



武后这么说,自有自己的用意,李贤李显早已成人,又是自己的儿子,当众点出他们,是让自己这边的臣子暂时归附到皇子手下,待她归来后,再重新启用,这也是保存实力的一种方法。



当然,不排除自己的儿子有架空她的可能,所以她才同时举荐了两个儿子,避免一家独大。



台下的李贤听得心潮澎湃,幸福来得太快,以至于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明明是鹬蚌相争的局面,最后倒叫他这个渔翁得了利。



狂喜的他,心中开始疯狂地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太子卧病,自己身为嫡次子,正是崭露头角的时候,而且是母后亲自举荐,父皇那边定然同意,虽说要与老三共同辅政,但以老三那点智商,完全不足为虑,如此三年之后,自己岂不能……



见李治朝自己这边望过来,激动的李贤,立马拉着陷入呆萌的李显走出班列。



正当他准备接下这个天大的美差时,谁知,大殿之外,一阵熟悉的笑声传来。



“哈哈哈哈,母后何必托付王弟,有儿臣在,自当为父皇排忧解难!”



第102章 渔翁得利,黄雀在后[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