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千金_第八章 告黑状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告黑状状[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贺显金抬头,目光清淡平静,“我不想嫁人,比起嫁人,我还可以为陈家做更多的事。”



贺显金从怀里掏出用黄麻纸和麻绳线装订的册子,递到瞿老夫人眼前,“这是娘死后,漪院账目和人情送往,三太太屋里的两个姐姐将正房贴了封条,所以漪院存续的固有资产,噢,不能立刻换算成金钱银两的物件儿,我就没有算进去。”



“册子上的总账是三爷拨给漪院的治丧费,共计五十两,收到人情送往十八两四钱,支出丧葬、回礼共计三十九两八钱,结余十八两六钱。”



孙氏听得云里雾里,以为贺显金想要和陈家算总账,便低声呵斥,“钱钱钱!一个小姑娘家家,陈家养你十年,你现在来算账是不是晚了点!”



贺显金一言难尽地看了看孙氏。



单从智力来说,孙氏和陈敷应该能百年好合。



瞿老夫人挑眉接过贺显金的账册。



纸张非常粗糙,但麻线装订得很规范,字有些奇怪,笔画细细的,看上去不像是用毛笔写出来的。



张婆子小觑一眼,恍然大悟。



噢,金姐儿那天找她要黄麻纸和竹管子就是干这?



黄麻纸做册子,竹管子写字?



瞿老夫人翻开看,当即一愣。



首页首行,注明两个信息:立账时间,昭德十四年十一月初四至十一月十三总结;账册名称,漪院贺娘治丧总费。



第二页画为两行,中分数列,天干地支,上进下缴,收方与付方即来方与去方,两页看下来明细清楚、来方去方相等,收与支分布明晰,大类小类一目了然,总的采取的“日清”,每日终了后在上日的基础上加总当日变动,五日一汇总,十日一加总。



这种记账方式...



瞿老夫人震惊地看向显金。



贺显金面上坦荡,内心羞愧。



对不起了,山西晋商的同仁们。



借你们清末初创的“龙门四脚账”一用。



贺显金翻书得出这大约仿照未陷入战乱的北宋时期,元宋时期账目仍以“流水元账”为主,单一进出收支,月末合算,属于“单一型记账模式”,缺点很明显,就是流水大白账,比如“x年x月x日,张小花买了五块钱头花”这就属于支出,“x年x月x日,张小花在路上捡了八块钱,但她并未交给警察叔叔,而选择自己揣着”这就属于收入。



“单一记账”,其实记的是时间和简单收支,遇到大宗流水,或者非先进收支就傻眼了。



“复合型记账”在历史上最先出现的就是山西晋商发明的“天地合账”,又叫“龙门四脚账”,最基本的原理就是:“有来必有去,来去必相等”,从大类讲有“进缴该存”的分别。



简而言之,“单一记账”记的是时间,“复合记账”记的是类别。



大商号如果用时间记账,不仅工序繁琐,且翻阅旧账是就是一堆烂账死账,所以在清末民初时期,民营资本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催生出了更为便捷的“龙门账”“四脚账”。



学商科且有家族企业的贺显金从小切口入手,将贺艾娘的治丧费用粗略做成“龙门账”的形式,向瞿老夫人展示了一把——账还能这么记。



简单来说,贺显金在用后人智慧碾压前人,用漫长岁月凝结的时代发展,欺负眼界狭窄、发展滞后的旧时光。



嗯,不光明,但挺磊落。



不提倡,但很好用。



瞿老夫人轻轻合上账册,眯眼看向下首那个单薄又清洌的少女,“你...你想当账房?”



贺显金抿唇轻轻道,“我可以当账房。”



我也可以不仅仅当账房。



“就像您,可以做偌大陈家的话事人,可以带领陈家从泾县走到宣州,可以举全家之力供出一个官身、让陈家脱胎换骨。”



贺显金语气逐渐坚定,“比起嫁一个账房,我可以做一个账房。”



“您尽可以随便甩一本烂账给我,再叫来城东头桑纸坊的年账房,同我一起比拼,看看谁算得快,谁把账做得准。”



贺显金此言一出。



瞿老夫人率先横了孙氏一眼。



孙氏顿时面色煞白。



天老爷作证!



她只是饿贺显金饭,还没开始逼贺显金嫁人呢!



第八章 告黑状状[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