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_第553章 大将要跑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3章 大将要跑路[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为民身边有不少二十岁长得跟四十岁一样的人,比如张艺谋、比如江文、比如韩壮壮。



眼前的虎背熊腰、满脸络腮胡的汉子看气质不会超过二十五岁,但只看长相,少说也得三十五了。



察觉到林为民凌厉的眼神,江武朝地上吐了一口瓜子皮,“您别误会,我不是说您。”



“你是江文他弟弟吧。”林为民问道。



江武有些意外,“您认识我?”



“你觉得你们俩长的不像?”林为民反问道。



江武笑起来有些憨厚,“也是,谁让我们俩是亲哥俩呢!”



“亲哥俩?我可听伱骂大傻逼呢刚才就我和你哥俩人,你骂的是谁?”



江武急道:“当然是他,当然是他。借我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骂您啊!”



果然是亲兄弟。



江武这人看着憨厚,但实际上比他哥江文机灵多了,林为民随口跟他聊了几句。



他考了好几年大学,去年考上了燕京电影学院,现在上大二,他没事就跑到哥哥的剧组来混日子。



他跟哥哥江文的长相有些相似,但气质却截然不同,江文身上有股子硬朗的劲头,但江武身上的气质却是憨气和匪气交杂。



如果让林为民来选,他觉得江武当演员的可塑性更大。



“您老真是慧眼如炬!”



林为民夸了江武两句,江武立刻回以马屁,比他哥会做人多了。



林为民临走时拍了拍江武的肩膀,“小伙子不错,有前途!”



江武脸上再次露出憨厚的笑容,文化人说话就是好听。



准备离开剧组,林为民的视线四下扫了一圈,没发现汪硕的踪迹,他还想着把那套《新刻金瓶梅词话》要回来。



找了一圈没找到汪硕,林为民只好先开车回了家,然后给汪硕打了个电话。



“我书呢?用完怎么不知道还回来?”



“我今天才刚借来,有你这么借东西的吗?好歹容我几天啊!”



“你不是都收拾完江文了吗?”



“还不许我看看了?”



林为民从汪硕的语气中听出了浓浓的老赖味道,“你丫不会想赖账吧?”



“我是那样的人嘛!半个月,半个月之后肯定还你。”汪硕保证道。



林为民见他如此表态,暂且相信了他,“行吧,你可别忘了。”



短暂的元旦假期结束,燕京人民又恢复了工作状态。



大半个月时间一晃而过,全国人民的目光和关注焦点都被一则新闻所吸引。



老人家南巡!



1992年1月18日起,老人家先后视察了武昌、鹏城、珠海、沪上等改革前沿地区并发表了重要谈话。



老人家的讲话一扫国内社会自89年以来的沉郁气氛,将十亿人注目的焦点引向了经济建设领域,撑开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一时之间,东方风来满眼春,整个社会似乎走入了重心转向的快车道。



不管是社会上,还是单位里,经济改革和经商这两个话题成了人们最关心的事。



“下海”一词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经济活动的大力发展,伴随的一定是文化产业的疲软,大家都奔着赚钱去了,谁还有心思去鼓捣那些精神层面的东西。



社会的大势很快就刮到国文社里来,一月下旬的一天,当代文学一编室的主任李新找到了林为民。



李新看上去就是满腹心事,林为民给他倒了一杯茶,“出什么事了?”



李新喝了口茶,说道:“林老师,我想辞职。”



林为民的眉头轻挑,“有出版社要挖你?”



李新有些犹豫,说道:“不是出版社,是一家地产商。”



这两年,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很火热,像海南这种特区,更是在两年时间之内诞生了上万家房地产公司。



说白了,在经济发展还没那么好的时候,这种房地产行业的火热不过是一阵虚火,玩的就是击鼓传花的游戏,就看谁倒霉。



燕京作为首都,房地产市场比之全国大多数地区更加的火热,有很多香江商人也想趁此机会分一杯羹。



来挖李新的就是一家香江的地产商,他们要到内地来发展,打算先在燕京建一个办事处。



李新的朋友介绍他去做这个办事处的主任,干的并非他的老本行,而是迎来送往和跑关系。



李新在国文社是中层领导,每个月的综合收入有八百多块钱,如果放在燕京的工薪阶层当中,属于妥妥的高薪。



第553章 大将要跑路[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