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明末_第四百二十四章:暮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四章:暮气[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不合礼法,这严重的威胁到了他们的安全。



但是没有人在此刻敢出言劝阻。



周延儒不敢,其余的人更不敢。



敢在此刻出言的人。



一定会死。



“元辅先生。”



崇祯眼神冷漠,他站在周延儒的身前,居高临下的俯视着跪伏在地的周延儒。



“闯贼陷西京,攻潼关。”



“朕欲亲征。”



崇祯此前所有的话语,都远远没有这四个字含有杀伤。



朕欲亲征四字落下,整个殿宇之中的朝臣全都齐齐投头,所有的人皆是眼神恐惧,心神失守。



亲征,这一次在太祖、成祖时期,代表着的战功,代表着开疆。



但是在土木堡之后,这一个词就成为大明朝的禁忌,一个不能够提起的词。



冷汗打湿了周延儒的后背,他知道崇祯的用意。



崇祯是这是他逼他督师。



“陛下万金之躯,怎能坐于垂堂。”



周延儒紧闭着双眼,他的心中满是恐惧,他不敢回应,但是又不得不回应。



“臣愿代皇上督师三边,剿灭闯贼。”



周延儒说完这一句话,彷佛失去了全身的气力,整个人几乎都趴在了地上。



但是崇祯却是并未应答,只是一语不发。



殿宇之中再度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中。



过了许久之后,陈新甲终于出言打破了沉默。



“微臣自领兵部以来,剿贼无功,援边失策,戴罪之身仍能居于尚书之位,深蒙陛下不弃,值此危难之时,怎能使陛下亲身赴险。”



“臣愿为督师,督理三边,剿灭闯贼!”



陈新甲跪伏在地,叩首道。



崇祯饱含着愤怒的眼神,在陈新甲的叩首下终究是消散了一些。



不过崇祯也并没有答应陈新甲。



一旁的陈演、蒋德璟两人对视了一眼,知道在这个时候他们也不可能在沉默无言。



两人先后站了出来,奏请代为督师。



不过最终收获的还是沉默。



跪在地上的周延儒,看着一直以来都站在他身前没有动作的崇祯。



他知道,崇祯还是想要他来督师。



先前的种种,不过是崇祯还想要一块遮羞的布罢了,免得落下一个逼迫太甚的恶名。



周延儒心中苦笑了一声。



今上和陈新甲谋议和清国议和的事情,他其实也是知晓。



正月的时候,崇祯召见他,征询他关于此事的意见,一连追问两次,那个时候他始终一言不发。



他想的是,安享其成,成则分功,败不及祸。



与外虏议和之事,必使得天下哗然。



这件事,他不愿意沾染。



而眼下,他便遭受到了这件事所带来影响。



崇祯对于他已经不再像是此前那般尊重。



周延儒心中冷寒。



崇祯想做圣君,他想要做完美无瑕的圣君。



辽东败了是边臣无能,议和败露是阁老擅权,连加征的辽饷都要假手户部上奏。



这龙椅上坐着的,永远是个干干净净的圣明天子



所有的过错都是臣子的,所有的骂名都要臣子来背。



所有的一切,都是众臣误他!



周延儒提起最后的精气,他知道一切已成定局,再度叩首道。



“时局昏暗,国家动荡,臣身为内阁首辅,难辞其咎,罪难以赦,恳请陛下允许臣代为督师,平叛剿贼。”



这一次,崇祯终于没有再沉默以对。



“先生既果愿去,朕在宫中有过奇门,正在此刻,一出朝门,即向西行,慎勿东转。”



崇祯的话语冰冷,毫不掩饰催促之意。



周延儒清楚,这是崇祯对于此前吴牲南下督师故意拖延的不满。



“臣……领旨。”



周延儒的朝冠触地时,殿宇铺设的方砖映出他微微抽搐的面颊,他的心中满是无奈。



不过他心中所有的想法都并不重要。



至少,对于现在的崇祯来说,并不重要。



穹顶之下,群臣的呼吸声凝成一片压抑的潮汐。



崇祯崇祯没有理会殿内跪伏的群臣,他已经转身。



十二章纹的龙袍扫过丹陛,惊起缕缕尘埃。



作为掌印太监王德华刚要举步跟上,却看到了崇祯抬起的手。



崇祯的手像折断的雁翎,悬在半空微微发颤。



崇祯并没有让他跟随。



日光从蟠龙藻井的缝隙里漏下来,照耀在崇祯的身上。



但无论再光耀的日光,到底是没有办法驱散崇祯此刻身上的暮气。



大明这只垂垂老矣的赤虎,已经快要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崇祯十五年,三月七日。



周延儒朝受命而夕起行,领京营兵一万五千,檄东协总兵白广恩、密云总兵唐通,并两镇一万五千兵马,合兵三万。



出京师,往潼关而去。



三月十三日,锦衣卫缇骑赶至山东兖州府济宁。



吴牲于城北接诏,只是长叹了一声,而后跪地朝北叩首,遂领兵南下。



第四百二十四章:暮气[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