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明末_第一百三十章:声东击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章:声东击西[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击鼓,聚兵!”



陈望面色平静,淡然下令。



汉中城外的卫军统共不过四千余人,还参杂着不少的老弱,都是东拼西凑而来。



其中的青壮只有不到半数,能战敢战者更是少之又少,不说军械武备,就是冬衣都不能保证人手一件。



视察卫军营的时候,陈望亲眼看到守卫军营的那些个卫军大部分都是面黄肌瘦,衣着破烂。



这些卫军在守城的时候还算是一份战力,野战最多就是欺负欺负那些更加不堪的流寇饥兵,但一旦遇到流寇的马兵或是精骑冲击,绝对会第一个崩溃。



自始自终,陈望都没有将汉中城外的那几千卫军当作是助力。



陈望按刀挎弓阔步踏出了中军大帐,帐外的一众亲卫皆是全副武装,牵马带甲等候在了帐外。



“呜————”



连绵不绝的号角声在营地各处此起彼伏,风啸声、踏步声、喝令声也随之从四面八方传来。



陈望翻身上马,坐于战马之上,俯视着一众跟随着在其后的军校,心绪百转千回。



他来到这个世界不过只有半年的时间,但是这半年的时间他却已经是历经大小战事数十场,其中的艰辛不足为外人道,早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陈望。



他这个游击得来的快捷,他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适应自己的身份。



短短月余的时间便历经百总、把总一路升任千总、而后便升任为了游击,作为一营之将,这一切大部分靠的是对于历史的先知。



历史之上骤登高位者,多数都会跌下云端坠入万丈之深渊。



无他,因为德不配位,能不配位。



所以从成为游击以来,数个月以来陈望一刻都没有敢怠慢。



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步一个脚印。



能力不足便花费比别人更多的精力和心力。



陈望很清楚自己的本事,那些名家兵书他看过很多,但是看过又如何?



战国之时,在长平葬送了赵国四十万大军的赵括比他的读的兵书更多。



他长于别人的本事只有两样,一是勇,二是钱。



勇是原身的武艺,虽说比不过曹文诏、也比不曹变蛟,但却已经是常人之巅峰。



所以从淳化以来,每遇战事,陈望从来没有一次安坐于后方,皆是亲临战阵,甚至多次带领军队冲锋陷阵。



将战之时的战场布势,既战之后的凌敌威势,都是从曹文诏的身上所学来。



陈望的军事素养一开始是差,但是他的对手除了一开始遇到的李自成之外,其余的人比他也强不了多少。



双方彼此不过半斤八两,而他的麾下有九百辽骑保底,又有朝廷提供军械,岂会有不胜之理?



钱是从李自成的手中夺来的,正是因为钱,所以才可以依照戚继光的办法去练公兵。



除了修改一些细节上的问题之外,其余练兵的办法,陈望全都是按照戚继光所写的《练兵实纪》与《纪效新书》之中的办法来练兵。



正因为如此,如今陈望所带领的这四千余名军兵已经是有了强军的气概。



戚继光没有藏私,《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两本书中的一字一句,皆是其数十年以来的练兵心得。



只可惜……



明珠暗投……



那个昔日屹立于世界之巅的偌大帝国,内里其实早已经是百孔千疮。



一切的祸根,都需要从土木堡的战败说起。



文官的势力逐渐压倒了武官,文武失衡,阴阳失和,明帝国从那时开始便逐渐的开始不可遏制的走向了下坡路。



纵使在万历的中前期,整个朝堂上下官员皆是锐意进取,显出中兴之势。



内有张居正,外有戚继光、俞大猷、麻贵、李成梁等一众名将。



上下用命,万军奋勇,清海



在那个时代……



天下之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和大明抗衡!



但是可惜的是,张居正死后这一切迅速的转变。



当雄心勃勃的万历终于能够亲政,想要改变一些东西之时,他却发现就算亲政,他却仍然不是一名真正的“皇帝”。



所谓“皇帝”,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金口玉言,一言九鼎。



手握王爵,口含天宪。



顺其意则生,逆其心则死!



皇帝,便是天下的共主!



沉沦了多年的明帝国确实需要一个锐意进取,一个雄心万丈的“皇帝”。



但是很可惜……



大明的文官们并不需要一个这样的“皇帝”。



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圣君”。



一个垂衣拱手,无为而治,将天下权柄尽皆交给他们的“圣君”。



第一百三十章:声东击西[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