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业_第三十四章 十二万九千六百种灵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十二万九千六百种灵气[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



须知,道书曾云:



元气于渺茫之内,幽冥之外,生乎空洞。空洞之内,生乎太无。太无变而三炁明焉。三炁混沌,生乎太虚而立空洞,因洞而立无,因无而生有,因有而立空。空无之化,虚生自然。



其又名灵气、名金母、名始根、名大载应无元化有、名玄天至精。



在胎息境时还未如何,但一成练炁,整片天地的视野便轰然不同了起来。



陈珩以目一望,便见身侧充塞着无数形色不一的大小气团,时而聚拢,时而分离,合散无定。



“也不知‘太始元真’是何等性质的真炁?法门中只提了一句‘龙天通明,诸真总摄’就略过不谈,好似已经言尽了,再多说也只是徒费笔墨口舌、画蛇添足。”



蒲团上,陈珩将一缕金红的灵气摄来手心,绕在指尖把玩,思忖了一下。



需知天地灵气分布是不均的,有的多些,便有的少些,哪来处处平等之说,连人都不能,就莫说这旷远高邈的天了。



便如同玄门八派、魔道六宗,便是各占据一座灵窟,其灵窟内的灵机之丰裕,简直令人瞠目结舌,不可想象!



灵窟几乎是世间聚灵纳灵的极限了,每时每刻都要向虚空吞吐出海量的灵气,即便是不通修行的凡人生存附近,也会被潜移默化滋养身体,无病无灾,活到寿尽方休。而修士若是能在此修行,拥有不可计量的灵气做资粮,那他的境界更是要一日千里,同外界的寻常修士远远拉开距离。



炀山定然是不能同“灵窟”这等胜地相提并论的,拍马不及,哪怕放在灵气贫瘠的南域,这座法场也排不上号的,卑不足道。



但在容国,在凡人世俗里,炀山倒也勉勉强强,可以做为练炁士的居所了。



胎息境时,陈珩还只是觉得此地和小甘山一样,居住其间能令人身体轻泰,嘘唏轻怡,但成了练炁,打通内外天地桥后,他才能真正炼化灵气,真正借此地灵机为己用。



但天地中种种灵气属相是不等的,共有清、浊、阳、柔、烈、阴、净、化、纯、寒、素、曲、刚、应、绕等等之分。



共合一元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种性质。



练炁修行,首先便是采气。



这一步至关重要,疏忽不得。



因练炁术归根结底,便是要将一身胎息转化为真炁,最后筑下道基。



而真炁亦是有不同的性质,有的煌阳,有的浊阴,有的灵清,有的厚浑。



便如玄真派的“锭金真炁”,在采气时,便是需采得金、锐属相的灵气入身,才能开始炼化修行,壮大胎息。



若是采气时采得是的寒、幽、重、浊等属相相反的灵气入体,那非但不能够进行炼化,反而还对自身修行有害。



也因此。



如何采气,这是一门高深功夫……



但凡练炁士在采气时,无不是小心翼翼,要在那十二万九千六百种灵气中谨慎甄别出自己所需的灵气,才能开始动作。



故而练炁境共分九层,虽没有什么关隘存在,只要壮大胎息到极限,就能转化真炁,铸就道基了。



但就是如此简易,也鲜有人能在此境一日千里,如鱼得水。



因为如何寻得一处灵气富裕之地,便是首先的疑难了。而即便是大派弟子,能在灵窟中修行,无虞此烦恼,他们也要花费心思,从那十二万九千六百种属相中小心甄别采气。



这样一来,一日间的修行,只怕有八成都要消耗在采气上了……



第三十四章 十二万九千六百种灵气[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