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_第323章 再次北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3章 再次北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十万燕国铁骑,其实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到了燕国的境内,面对一片平原,没有城墙,没有工事的情况下,想要再赢燕国的骑兵十分困难。



再加上燕皇在位几十年,在燕人中颇有威望。



有他在,燕国上下必定众志成城,想要打赢他们,绝不会想打下周国一样容易。



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机会攻下燕国。



燕皇年事已高,不出意外的话,撑不了多少年。



所以,他们轻易不会再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只会做些上不得台面的刺杀。



这就给了大乾和大周发展的空间。



除此之外,工程书院那边已经造出了白氏



火枪,也就是加特林,正在想办法量产。



火器工坊照着图纸造的马克沁,也已经有了样机。



用不了多久就能送上靶场。



最多一年的时间就能量产。



当然,并不是说加特林和马克沁量产后,新军就能无敌于天下。



因为制造这些火枪的原材料成本不低,火器工坊还要生产弹丸和普通的线膛枪,所以即便是量产,也不会生产太多。



面对十万骑兵能够发挥出多大的作用,还得经过一系列的实验与评判,最终才能得出一个靠谱的结论。



总而言之。



北伐燕国的时机还不成熟。



想要以较小的代价,拿下燕国,最少还要等一年以后。



而且,得是乾国和周国境内没有大规模的天灾人祸的情况下。



一念至此。



方修终于下定决心,看向几人,淡淡道:“既然如此,北伐一事暂且搁置,一年后再议。”



话音落下。



谢千明显是松了口气。



他是议政大臣会议中唯一的周人,自然是要为周国的百姓考虑。



周国刚经历一场战争,虽然主要的战场局限在了南部,但是百姓仍旧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若是相隔不到一年,再来一场战争,只怕是周国上上下下都要戳着他的脊梁骨骂。



相较之下。



杜晨安三人就显得较为平静。



他们本就是方党核心,追随方修多年,商议这些要事,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北伐一事便到此为止,接下来是与吴国的贸易,三年前,方相与吴人签订协议,吴国边关的商税,由我大乾协定,当初协定的结果是缴纳一成的商税!



但是半年前,吴国竟是在没有征得我大乾同意的情况下,将商税从一成提高到了三成,这半年的时间,礼部、户部多次派遣使臣,前往吴国商议,都没有一个结果。



如今因为商税一事,我大乾的商贾迟迟打不开吴国的市场。



珍宝斋生产的白糖、精盐,甚至已经出现滞销的情况......”



杜晨安抛出议题前,先将事情的始末完整的讲了一遍。



主要是说给钱浩南和谢千听。



放在以前,这样的事情大概率是要放在早朝的时候,由陛下定夺。



如今有了议政大臣会议,如何处置,则是由他们先拟定出一个大概的方案。



再放到早朝上,交由那些言官找茬。



若是那些言官挑不出什么太大的漏洞,便由陛下一锤定音。



其实后一步更像是走个过场。



毕竟,经历过指鹿为马,朝堂上的言官,除了本身就是方党核心成员的海瑞,也没多少人敢挑方党的漏洞。



“依照诸位来看,此事该如何处置?”



杜晨安看向秦兴言三人,开口问道。



交给议政大臣会议处理的都是难以决断,或是难以解决的事情。



这一个多月也就只有两件事。



一是北伐。



二就吴国商税。



秦兴言作为户部尚书,对这件事情,自然是最有发言权的。



果然。



最先说话的也是秦兴言。



“吴人言而无信,三番两次的拖延时间,压根没准备妥善解决此事,依照户部的意思,必须得给他们一点教训!”



谢千听见这话,不由得多看了一眼秦兴言,心中好奇,吴国物产丰饶,最不缺的就是钱粮,你能怎么教训他们?



难道出兵讨伐吗?



刚这么想,就听见秦兴言大声道:



“依照下官的意思,若是吴国一意孤行,拒不降低商税,朝廷可以出兵讨伐!”



“......”



谢千听见这话,一时间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不过,这件事情主要牵扯的是乾国,就算真要出兵讨伐,也是乾国出兵。



他没必要掺和其中。



一旁。



钱浩南听见这话,紧跟着道:“吴国去年被越国讨伐,丢掉了三成的良田,三十万大军折损超过五成,可谓损失惨重,朝廷出兵讨伐,至少有九成的把握取胜!”



刚才讨论北伐,钱浩南可是坚决反对,对象换成了吴国,态度立刻发生了转变。



说到底,还是柿子挑软的捏,倒也是人之常情。



方修想了想,看向杜晨安,问道:“你是如何想的?”



杜晨安回答道:“依照下官的想法,出兵讨伐,并非不可,甚至有诸多好处,一是可以震慑吴国上下,二是可以磨练新招募的十万兵卒,三是解决商税一事。”



三人在这个问题上倒是看法一致。



方修看了他们一眼,淡淡的道:“除此之外,应当还有别的好处吧。”



秦兴言听见这话,尴尬的笑了笑,道:“回方相的话,对下官们而言,确实还有别的好处,吴国商贸发达,百姓富裕,若是珍宝斋等商铺能够进入吴国,下官的分红便能更多。



正因如此,朝廷上下,只要能领到分红的百官都希望能够早日解决吴国商税一事,对吴国用兵,也是大家一致的想法。



除此之外,许多商贾也是这般想的,据下官所知,朝廷若是对吴国用兵,解决商税一事,许多商贾愿意为朝廷大军捐献钱粮。”



说到底,吴国的商税牵扯到他们的直接利益。



再加上吴国又是个好欺负的软柿子,用兵是最简单直接的解决方式。



方修沉默了几秒,道:“既然如此,兵部便做好准备,拟定一个章程,准备南征吴国的辎重。”



调兵遣将是大都督府的事情。



大都督府是方修统领。



因此,议政大臣会议做出南征的决定后。



方修还要召集大都督府的人商议具体的计划。



当然,在此之前,还要先跟小女帝商议,然后放到早朝去议论。



就算吴国是软柿子,也不是随随便便一句话就能打的。



第323章 再次北伐?[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