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_360.旅途记事四十六:“手掌交响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60.旅途记事四十六:“手掌交响曲!”[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节奏不仅是特指音乐中的节奏感知,它存在于一切具有运动及变化规律的事物当中。



从四季交替,日月交辉等自然现象到呼吸、脉搏等生物节律,其存在着规律的节奏变换。



所以人对节奏的感知,常带有自己的主观感知力。



因此,不同的主体对于同一种节奏,其心理感知是截然不同的。



节奏可以说是音乐诸要素中与人的生理、心理感知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



在音乐中,音高和时间是两个重要的维度。



一切旋律进行,内涵表达都要通过音高以及时间两者进行编织塑造。



一首音乐作品可以没有音高维度,但是时间维度是而不可缺少的。



在时间维度中,存在着三个要素,时长、节奏、节拍。



这三种要素合力构成了音符在时间中的流动,音的长短、强弱,动静成为表现情感的一种载体。



对一般意义的音乐而言,时间是使得音响得以横向联系和连续进行的平台,研究音乐就得研究音响在时间中发生的状况。



而对于人而言,最直观的节奏就是心跳和击掌跺脚这些与生俱来的自然动作



四十分钟转眼过去。



过去的四十分钟里,宋康将孩子们所了解的各种节奏进行了一次完全的肢解。



从一个作曲家的角度,他结合前天音乐改创课程里给孩子们所讲的节奏运用,让孩子们再次深入的感受到节奏的奥秘。



“现在告诉我,什么是节奏?”他问。



孩子们齐声:“心跳!击掌!跺脚!”



宋康笑:“很好、”



不同于寻常的视唱课堂,宋康带着孩子们肢解完节奏型之后,并没有让孩子们唱谱例。



“现在我们先做一个热身的小游戏。”



小游戏?!



教室里的气氛骤然不对!



一说到游戏,孩子们都有点怕了。



“这次真的是游戏。”宋康补充。



一顿,他示意工作人员打开节拍器,现场响起嘀嘀嘀的机械声。



“这是六十的速度,现在我们先这样,左手打起拍子。”



说着宋康带头用手拍起桌子,“大家一起。”



顿时间,一个又一个孩子加入,顷刻间,教室里‘噹噹噹’的声音一片。



“不是拍手,是拍桌子,对对。”



调整好孩子们,宋康向老师们也发出邀请,“孙老师,李老师,一起来啊,舞蹈啊。”



孩子们哈哈哈地望去,孙立文李安二人也笑着加入。



“用左手!”



最后一次,宋康将现场所有人的左手调动起来。



声音之齐,别有一番动听的感觉。



“好不好听!”



孩子们卡着手底下拍子大声回答道:“好!听!”



宋康:“我们左手打的是几分音符?!”



孩子们:“四!分!音!符!”



宋康:“好!注意了哦,现在我们拿出右手,打八分音符。”



宋康话音落下没过一秒,教室里的节奏乱了起来,不过仅仅乱了不到五秒钟。



右手打八分音符就是左手拍一下,右手拍两下,属于基本节奏击打,孩子们基本一错就能找对。



现在再听,教室里的节奏呈现出了两种层次。



待到孩子们都适应了,宋康再次布置新的任务:“巴赫小组同学请注意!”



一组孩子们顿时竖起耳朵!



“你们左手停下!右手保持不变!每隔一拍做一个重音!”



一组孩子收起左手,右手拍起强弱,这不就是四二拍嘛!



“莫扎特小组同学请注意!”



二组孩子们竖起耳朵!



“你们停下右手,左手保持不变,每隔一拍做一个重音!”



二组孩子们收起右手,卡着一组的四分音符开始做单纯的二八节奏型



“舒伯特小组请注意!”



三组孩子们竖起耳朵!



“你们左手停下,右手做前十六后八节奏型!”



前十六后八也很简单,三组孩子们都不用宋康再提醒,每隔一拍做出一个重音。



现在再听,有趣的一幕出现了,二组和三组组成的节奏型让人听起来有种——‘倒车,请注意’的节奏感。



“非常好!重音效果很棒啊各位!胳膊酸不酸?!”



众孩:“不酸!”



宋康:“那我们继续,四组!”



四组孩子早已准备好!



“右手停,左手三连音!”



其他三个组的节奏型都可以被‘1’整除,而四组的三连音需要在一拍内均匀的打出三下,稍微有点难度。



尤其是在左右干扰的情况下。



不过这能难住海顿小队吗?



显然不能!



在傅宇和小车的带领下,四组的孩子们如同一股逆流扎进了掌声节奏的海洋。



四组一遍,整个教室里的节奏出现了一种舞曲的感觉!



“五组!”



五组孩子们蓄势待发!



“左手停,右手小附点!”



又是小附点!



可这次只用一个手打,我王小虎单手就没怕过任何节奏!



在虎队的带领下,男生人数占劣的贝多芬小队如同猛虎下山一般,用凶猛的小附点撞在了海顿小队三连音上。



至此,五个小队,五中节奏型,在同一时间里此起彼伏,给每个孩子都造成了一种极具视听体验的刺激感!



原来没有音调的节奏也能让人肾上腺素爆发!



然而这并没有完。



“各位老师和高年级的同学,左手走十六,右手大附点。”



瞬时,随着老师们和高年级的手击节奏变化,这一次,教室里像是正在演奏一首由掌声带来的节奏交响曲!



好爽!



好震撼!



孩子们心里呐喊着。



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这种最原始的波澜壮阔!



可还没有完!



“现在!我喊到哪个组!哪个组加大力量。”



“二组四组!”



瞬时,二组四组将节奏音量加大,其他小组自然而然降低音量。



惊奇的一幕再次出现!



掌声的节奏音浪如同分列式一般,以两种姿态将教室的空间一分为二。



一为晴天霹雳,一为雨后云闲。



(本章完)



360.旅途记事四十六:“手掌交响曲!”[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