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_355.旅途记事四十一:“尽力了,我的铁皮小火车”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5.旅途记事四十一:“尽力了,我的铁皮小火车”[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经过上午的趣味学习,下午孩子们分组展开了作品的改创。



改创的题目是大家熟悉的车尔尼599第92条。



两个小时转眼过去大半,二组莫扎特小队率先完成提交。



接着是一组巴赫小队。



三组舒伯特小队第三个提交。



跟在后面五组贝多芬小队。



已经完成的孩子们聚在大厅里等待最后的四组。



距离时间截止还有五分钟的时候,四组海顿小队众人轻松的从创作室走出。



四组队长傅宇将他们的改创作品交到了宋康手里。



至此,所有队伍均提交了各自的改创作品。



宋康团队拿着孩子们的手稿现场出谱,十分钟后,五份改编车尔尼被打印成电子版。



随后是演奏评分环节,宋康将五份谱子的顺序随即打乱,编辑为序号一到五,由外国教授先演奏。



负责演奏的外国教授是安娜塔西亚,安娜西塔亚拿到五份谱子先认真地看了一遍,然后从第一页开始演奏。



每一首演完,她都会停下片刻。



等到掌声落下,才演奏下一首。



连续五首演奏完,她微笑鞠躬下台。



外国教授演奏完由华国老师来演奏,负责演奏的华国老师是黄楚贤。



黄楚贤也不知道五份谱子都是哪些孩子的作品,按照同样的顺序,黄楚贤先后演奏完也鞠躬下台。



五首改创作品,五种不同的感觉。



两位老师也运用了不同的演奏手段,将每一首作品的特点尽可能体现出来。



最后来到打分环节,在紧张的气氛中,十位老师先后给出了最后的成绩。



宋康拿到十份成绩汇总,三分钟后公布了打分结果。



获得分数最高的作品是编号为三的作品。



“yeah!”



真相随着五组莫扎特小队的沸腾而大白,在此之前,除了他们和宋康老师,再没有人知道编号三的改创作品是来自他们。



其他四组孩子的表情各不相同,有的看起来略显失望,有的心悦诚服。



不过无论如何,他们已经尽力了,他们相信评委老师是公正的。



“哗————”



所有人为莫扎特小队献上了掌声。



接着宋康公布了第二名。



“作品编号五。”



小胖子马昊一瞬惊愕,接着原地跳起!



紧接着三组众孩集体爆发出获得冠军一般的欢呼。



风水轮流转,三组舒伯特小队昨天输得实在有点厉害,得知他们的作品获得了第二名,第一时间大家给出的反应是有点不敢相信。



“哗——————”



获得第三名的是作品编号一。



五组贝多芬小队众孩一时间都有点打不起精神,他们明明写的很丰富啊。



王小虎非常不理解,但还是安慰大家说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



“哗————”



获得第四名的是作品编号二。



一组巴赫小队众人纷纷撇嘴。



“哗————”



本轮获得最后一名的作品编号是四。



四组海顿小队的孩子们仿佛已经料到了这个结果,七个孩子相互笑了笑,没有人觉得有什么。



当然了,谁也不想当最后一名,事实面前,队长傅宇还是安慰了众人两句,尤其多安慰了两句车琳。



公布完成绩,宋康根据每组提交的时间重新计算成绩,发放了音符奖章。



二组莫扎特小队总成绩第一,全员获得了六枚奖章。



三组舒伯特小队总成绩第二,全员获得了五枚奖章。



由于五组的作品得分成绩和一组得分成绩只差0.3,但是一组是第二个提交的队伍,所以获得了0.5分的时间加成,所以一组巴赫小队以总分第三,全员获得了四枚音符奖章。



被一组反超的五组贝多芬小队落得第四名,全员获得三枚音符奖章。



最后一名四组海顿小队,全员获得两枚音符奖章。



大家以为今天的活动到此为止,没想到还有最后一个环节。



从始至终没有参与过任何打分的宋康在最后,以今日课程导师的身份为每一组的作品颁发了一个特别奖。



一组巴赫小队作品:最佳开头奖



二组莫扎特小队作品:最佳结构奖



三组舒伯特小队作品:最佳旋律奖



四组海顿小队作品:最佳色彩奖



五组贝多芬小队作品:最佳对位奖



五个最佳,人人都有,听起来贼像安慰奖。



至少有一半处于末尾名次组别的孩子这么认为,可当他们听完宋康老师对于每一首作品的点评,再结合上午的课程和实践,纷纷又觉得是那么回事。



接着宋康以一个专业作曲人的身份,从头到尾严谨地为每一个组的作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优缺点以及哪里可以用另一种思路来考量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很难不听得津津有味,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参与到了下午的创作中,他们已经不再是早晨拿到A4材料一脸蒙圈的他们。



借着孩子们兴致正浓,宋康延伸课题,从音乐的改创来到了器乐曲的创作,以大多数孩子都弹过的莫扎特k545第一乐章为例,讲述了一首奏鸣曲是如何从无到有的诞生过程。



讲完之后他发出邀请,邀请每组孩子上台来分享一下他们下午各自的改创思路。



开始孩子们都不太好意思上台,就像是要把心底的小秘密公之于众。



见没有人举手,刘子谦作为获得第一名队伍的队长将手举起。



二组众孩率先上台。



“哗————”



七个人三支麦克风,相互看了看,马可点点头,接着刘子谦在所有人目光下先开了头:“我们的思路是先定最后一小节。”



355.旅途记事四十一:“尽力了,我的铁皮小火车”[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