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_347.旅途记事三十三: 托斯可纳的臆想,以父之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47.旅途记事三十三: 托斯可纳的臆想,以父之名[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在这样一种刻客观条件上,巴赫凭借着他的想象力,或许还有几句从坊间听来的调调,就开始了徒手创作。



今天来看,巴赫整部意大利协奏曲的形式完全不输当时维瓦尔第的小提琴独奏协奏曲。



并能清晰地反映出意大利独奏协奏曲中独奏与竞奏的对比风格。



而在此基础之上,巴赫又在保持完整统一的美学原则之下,从结构上大胆地向传统突破。



从没去过意大利的巴赫,却能写出一首名倾天下的意大利协奏曲。



人类音乐史上第一位集大成者,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无愧音乐之父之名。



“噹!”



当一组辉煌有力的和弦从教堂钢琴响板升起,台下所有人为之一振。



孩子们只一个瞬间,便被音乐牵走了所有注意力。



老查理苦枯瘦的左手沉稳地落在键盘之上,右手接着从容奏出主题。



他落指轻巧不失沉稳,旋律的趣味性一经双手合并,便为现场注入了朝气蓬勃的力量。



感受着键盘双手指下隐藏着的起伏旋律,李安抖动的睫毛像是暗示着他此刻内心的波澜。



老查理在低音部的主旋律,只是按照谱面连续变化的模进手法做出了一点点的强弱变化,却像是给他带来了一种非同寻常的听觉体验。



完全是他意料之外的分句,没有笔触浓重的强调,却给人极度饱满的精神。



高音部分的十六分音符组合排列,如同细腻的吟唱,与低音的模进相辅相成,无限增加了乐曲的紧张度。



每一组模进力度变化之间,都会产生一丝神秘的内在力量,使音乐逐渐蓄力,最后一步步把音乐推向宏大的方向。



直到音乐来到六级主和弦上,才使这股情绪得以释放。



太精妙了,李安来不及感叹老爷子对于分句炉火纯青的控制力,紧接着便被下一段主题的沉陷彻底的拉入音乐之中。



整个第一乐章听下来,李安想说查理老爷子赋予这首作品的内涵与其说是一种精神气质,不如说是一种趣味。



与许多神性学说的巴赫演奏者不同,老爷子摒弃了音乐以外的所有冗长,只用内在声部的清通敏锐,如珠落玉盘一般,将音乐的呼吸畅达。



没有承重的思虑缠绕,而是轻车熟路,让音乐以最原生态的方式展现。



简明扼要,令人回味无穷。



弹得太好了,李安要听跪了。



老查理用一种罕见的清澈遮蔽了巴赫被误解的一面,又用力与美的互补调和,将巴赫音乐本真的一面挥洒而出。



老人家高度浓缩的演奏智慧,何尝又不是一种巴赫乐思的再现。



弹得太好了。



-



作为一个钢琴的狂热爱好者,李安的想法一点也不令人意外。



因为在真正的钢琴热爱者面前,每一幕优秀的现场演奏都值得膜拜。



李安担得起一名真正的、纯粹的钢琴热爱者。



当然,现场绝不仅只有他一个。



还有小车,这对师徒都有一种对钢琴的偏执。



但不同于她的老师,她没有弹过这首意大利协奏曲,也没有她的老师具备足够的史论储备。



从她的个人听感而言,她能用到的词汇也仅仅是好好听,好喜欢。



可她心里亦然有一种想练练巴赫大作品的冲动,她好像从查理老爷爷的演奏中得到了一种启示,巴赫应该是这样演奏的。



尤其到了慢板乐章,她不知道第二乐章是以主调风格为主,那娓娓动听的流动旋律只给她一种遥远的隔世之风。



当然当然,除了这对师徒,现场还有音乐的狂热爱好者,他们或是老师,或是学生,或是华国人,或是外国人。



每个人对老查理的演奏都有自己的想法。



X老板和唐小星这对师徒听过太多大师现场演奏的巴赫,X老板就不说了,老查理从某种角度上也算是他的钢琴老师之一,老查理演奏的现场巴赫他已经听过不下五次。



没什么太多可说的,不然他也不会让老爷子来为今晚的音乐会做开场。



而唐小星眼里,查理老爷爷的演奏左手气氛宁静,右手宛如悠扬的歌谣,触键的力度和音值的丰满简直可以用她所理解的完美来形容。



她觉得查理老爷爷的演奏造诣一点也不她下一阶段去柴院要跟随的老师差在哪里,尽管她的下一位钢琴老师刚刚拿了一座非常重量级的国际大奖。



音乐来到第三乐章,又回到了充满生机勃勃的形象。



轻快诙谐的旋律,舞动般的旋律,查理老爷子绝没有用如同李安那般近乎炫技的十指,却将弹力和精准打击展现到淋漓尽致。



孩子们像是更喜欢最后这个乐章,随着音乐点着头,或是前倾扶在前排椅背上聆听。



音乐来到高潮之处,孩子们连眼睛都不愿意再眨一下。



“噹!”



又是一段精妙的走句。



忽然间,音乐像是幻化出两个音乐形象。



查老爷子一手精确到位,一手细腻吟唱。



两种发音同时在他手里出现,像是周伯通左右互搏的神级!



天!



再听音乐,两种声音像是音乐的一体两面,却又完整统一。



全曲的意蕴在这最后一课化为一种复杂的艺术熔铸,电闪与细语共存,将巴赫音乐宏大的复调呈现。



听着耳边逐渐再次走向更加辉煌的曲调,坐在这样的环境中,看着眼前的画面,孩子们一个个不由地张大了嘴巴。



他们仿佛从多维度的感官中感受到了浓浓的意大利风情。



他们大多数没有去过意大利,却仿佛置身于托斯卡纳美丽的丘陵之间的美第奇花园,放眼望去尽是色彩鲜艳的植物,空间如此宽广如此快乐,如此绚烂。



“噹—”



随着老查理轻轻收起的双手,忽得眼前的画面一变,孩子们仿佛被拉回现实。



“哗——————————”



下一秒,台下所有师生都拍起了手,将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台上的老人!



第一排老师全体起立致敬。



一位外国的老人,不远万里来到华国,为现场所有孩子献上了如此一段堪称完美演绎,实在让人无法坐着鼓掌。



在老师的带头下,后排的孩子和家长们也纷纷站了起来。



孩子们此时此刻似乎除了鼓掌以外再不能用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



于是掌声再次变大!



“哗————————————”



又是一阵掌声袭向舞台,不到五十个人,硬是在这样一个小小的教堂音乐厅里鼓出了五百人的气势。



老查理从钢琴站起并没有像以往鞠完躬直接回后台,而是挂着开心的笑容向孩子们举起双手。



就像他刚才在台下听明白陈的问题,和孩子们一同举起双手时的样子。



此时他颇为童趣的表情中夹杂着一丝谐谑,像是在顽皮地告诉台下的每一个孩子。



‘瞧见了吧,我真的弹过巴赫。’



(本章完)



347.旅途记事三十三: 托斯可纳的臆想,以父之名[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