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_13. 遗传!一家三口的新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 遗传!一家三口的新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李:“我赶紧走市场看看买点牛羊肉你给人寄过去啊。”



李安接着拿起手机给老李看:“你去买吧。”



老李一看,‘千万别给我寄东西,家里冰箱放不下了,中午赶紧给叔叔阿姨把螃蟹蒸了,其他东西可以放,嘿嘿,也不知道他们吃不吃得惯。’



这..老李叹气。



“行了爹,明年再说吧,今年就这么着。”



李安收拾了一下,发现他家冰箱也装不下了,看着两箱东西琢磨了片刻,“妈,下午去姥姥家咱们带点过去,明后天再给奶奶家送带过去,你们自己留点,这些东西真不能放。”



老李想想也是:“行,听你的,那午饭我们就吃这个螃蟹么。”



老李蹲下用手戳了戳螃蟹壳,满眼好奇,“这东西咋吃着呢。”



“简单。”



李安自信的像个专家似的,“一个字。”



“蒸。”



-



“你们去看电视,今天这顿午饭交给我。”



-



半小时后。



厨房,叨叨叨叨叨——



“哎小米,这个螃蟹蒸多久来着。”



李安一边熟练地剁着蒜末,一边问道。



灶台上的手机开着免提,“这个螃蟹大,要蒸十五分钟,你切什么呢”



李安:“蒜啊,准备调小料。”



陈璇:“...是姜。”



李安:“呵呵,呵呵。”



-



又半小时后。



“开饭。”



-



大年初二的中午,一家三口在自己个的家,吃了一顿豪华的海鲜盛宴。



安妈说好吃,很鲜。



老李起初吃了口蟹黄觉得怪怪的,但是品品之后觉得安妈说的对。



螃蟹确实好吃,就是吃起来太麻烦了。



费老大劲,就弄出那么一点点肉。



“安子,妈问你个事。”



刚才安妈去厨房拿东西,无意听到了免提里的声音,觉得特别耳熟,回到客厅一回想,这不就是上次帮李安接电话那个热心同事么。



“你和小陈是不住一起了。”



李安:“昂。”



安妈看了看老李,老李放下手里的蟹腿,样子像是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饭桌上氛忽然进入了一种迷之尴尬的安静气氛。



拜托...



您二位倒是接着开开口啊。



我们只是同居,我又没有犯罪...



“安子,先给你提个醒,你们还...”



-



午饭过后,夫妇二人去休息。



李安拿着手机来到厨房给郑海涛打了个电话,“涛子你帮我打听打听管弦现在有几个萨克斯老师。”



“咋了哥。”



“老家有个孩子想考咱们学校,我提前了解一下。”



“懂了,哥你啥时候回来啊。”



李安看向一旁的抽油烟机,“看情况,估计还得一周。”



“回来给我说一声啊。”



“嗯嗯,你快点帮我落实这个事情。”



“明白。”



挂了电话李安回到客厅,手机上找出云湘回忆的谱子,具体的研究了起来。



既然要切换视角,那首先要摒弃就是固有的观念。



现在他可以先做一个假设,假设这三段音乐直接本身就没有什么音乐上的内在关联。



带着此种想法再看乐谱,李安还真发现了点不一样的东西。



时间一晃而过。



-



下午三口人去往姥姥家。



家里怪冷清的,大过年的只有老两口和李安的舅舅在。



其实这也不怪其他人过年不愿意在这多呆,李安这个舅舅,说起来又是一个故事了。



年轻时也算是风光过,当过局里会计一把手,后来自己开过加油站,老婆娶过两个,要说现在连孙子孙女都有了,可如今年过花甲,什么都没剩下,每个月就靠那点退休工资和老两口挤在一个屋檐下。



说来都是被喝酒这两个子害的。



李安的记忆里,这个大舅年轻的时候喝多了连领导都直接上手招呼。



现在也是,逢年过节只要一喝酒,必定会破口大骂,逮着谁骂谁,连自己老爹老妈都骂,唯独没有骂过他爹。



那些被骂过的亲戚,谁过年还敢在这儿多呆,来吃顿饭看看也就回去了。



安妈是老小,除了李安的大舅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如今哪个不是当爷爷奶奶的人,人自己家过年都忙不过来。



反正平时也常过来给帮忙干活,于是也就不赶过年这个趟了。



李安固然也不喜欢大舅这种人,可奈何大舅对原主好啊,小时候那个疼。



这不听李安今晚要来,给整了这么一大桌子菜。



不仅如此,还给李安解释说:“你二姨和你小舅今年媳妇女婿都回来过年了,忙不过来,今天就没让她们过来。”



瞧瞧,不喝酒的时候是个多么通情达理的人。



只不过李安对他大姨二姨印象本来就不好,不来还好了呢。



老两口加上大舅以及老李三口人,开始了这一家人的新年第一聚。



饭桌上的话题当然少不了李安这一年来的工作,大舅听的高兴,差点把酒打开了,结果被安妈一个眼神瞪了回去。



要说这家人,能降住大舅的人,也就只有安妈了。



安妈:“哥,你头这两天还疼么?”



大舅:“吃药着呢。”



安妈叹:“后天我过来,你休息两天。”



大舅摆手:“你好好陪安子,我无所谓。”



原主对亲戚的偏见主要就是姥姥家这边的二姨妈和小舅。



姥姥姥爷都快九十了,大事小事都需要人照顾,除了大舅和大姨两个本来就六十多的人,剩下基本都是安妈和老李两个人跑来照顾,又是做饭又是洗衣服。



这点李安就不能接受,赡养老人是大家的事,有钱的出钱,条件差点的多出出力也行啊。



光指着一家两家又出钱又出力,这不合适。



安妈寻思这样下去真不是个事儿了,又提出来了,语气颇为不善:“要我说就请保姆,一个月多少钱大家平分,大姐那个腿也不行了,我现在手腕沾个凉水都疼,你头还老晕,都是半截身子如土的人了,谁经得住这么折腾。”



老李宽慰笑道:“别急么,慢慢商量。”



李安在场,有些话安妈也不好说的太过:“每次说一起来商量,商量商量,结果人都来不齐,就他忙,就他有家。”



大舅打圆场:“哎,今天不说了,吃饭吃饭。”



李安早就吃饱了,他心里现在盘算着初八的事,初八是姥姥的九十大寿。



都得来吧。



接着看向一旁的姥姥姥爷,老两口像是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脸上面无表情。



-



晚上李安收到郑海涛回信:院里就两萨克斯老师,一个叫赵玉东,一个叫孙伟,孙伟说了算,我一个管弦舍友的师弟今年刚考完,最后给孙伟塞了五个。



文学网



13. 遗传!一家三口的新年[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