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乡村文艺生活_第136章 拉大戏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6章 拉大戏[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声音高亢脆亮,即便是广场最后面的观众都听的一清二楚,很见功底。



何平看着觉得很有意思,这个开场可比后世他看过的二人转有意思多了。



这时一位描眉画凤的旦角从幕后走了出来,原来刚才那番话是要引出这位旦角。



正主儿一出场,今天的戏才算是开始。



后世的二人转基本已经成了笑话集锦+低难度杂技+流行歌曲大串烧的集|合体,戏曲的成分几乎看不到,很多时候也不是演员们不想演,是演了真没人看。不过在后世的二人转演员中,你让他们唱个小帽儿还行,能唱大戏的真的为数不多,包括那些经常出没在电视上的,演员素质良莠不齐。



台下的观众们看着女演员出来,架秧子起哄的、打口哨的,一时间广场上十分喧闹。



台上的两位演员自报家门唤作“喊诗头”,类似于相声中的定场诗,跟正戏没什么关系,主要是为了静场。



果然,两位演员一番话之后,底下观众安静了下来。



接着便是一段说口,后世二人转演出中就是把这玩意给放大了,一场演出里面至少占了一半的时间。



对于何平这种饱受后世网络段子洗礼的人来说,演员们的笑话和顺口溜真没什么好笑的,不过显功力的地方也正在于此。



即便他觉得不好笑,可看那丑角在台上的一举一动,还是觉得非常有意思。



台下的观众被丑角的几句笑话逗得捧腹大笑。



说口的活完事,台上的一丑一旦唱起了小帽儿,这就是后世二人转舞台上被唱的最多的东西,把民间小调当成了正戏来唱。



此时此景,唱的当然是那首全国观众都耳熟能详的《小拜年》。



“正月里来是新年啊~大年初一头一天儿啊~”



二人转演出中的小帽儿,通常都是曲调明快、朗朗上口的调子,既是为了演员溜嗓子、热身子,也是为了活跃台上台下的气氛。



台下观众对这首小帽儿实在太过熟悉,台上演员开口唱,不少人在台下也跟着唱,气氛一下子就被炒了起来。



等到正戏开锣,观众们非常给面子的叫起了好。



今天台上这对搭档唱的是《大西厢》,二人转中最为经典的名段。



普通老百姓爱看什么,爱看的就是这种书生小姐烂俗的爱情故事。



将近一个小时的演出,台下的观众们掌声连连,叫好声不断。



台上的两位演员退场,紧接着便是下一对演员出场,你方唱罢我登场。



直到日落时分,广场上的路灯通通亮起来,接着演。



冬日的严寒无法驱散老百姓们对于演出的热爱,直到压大轴的演员唱完之后一场戏。



戏班子管事的上台来谢幕,广场的观众们仍旧意犹未尽。



这时候老队长只好站了出来,“行了,大伙早点散了吧,天也晚了。明天晚上村里放电影,大伙早点过来。”



一听说看电影,广场上的村民们响起一阵轰然,有电影看谁还看二人转啊!



没过三五分钟,广场上的人群便消散的无影无踪。



第136章 拉大戏[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