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乡村文艺生活_第113章 《红楼梦》来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章 《红楼梦》来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天晚上,何平位于镇上的小院群魔乱舞,一群人醉酒当歌。



剧创小组的人听说京大三剑客的小说居然带给他们135万块的收益,眼睛都红了。



同样是做人,同样是码字的,差距咋这么大捏?



更关键的是,这135万块还只是第一卷的收益,以后《英雄志》每卷小说的收益几乎都不会低于这个数目,甚至会远远超过。



这要是整部小说写完,还不得上千万元?



众人想到这里,不止眼睛发红,连呼吸都带着羡慕嫉妒恨的痛。



“灌!给我灌死这三个瘪犊子!太气人了!”



李峰瘫坐在人群外围,醉醺醺的指着京大三剑客喊道,今晚剧创小组这帮人是不打算放过他们仨了。



何平没有参与这些人的聚会,他现在又喝不了酒。



回到家里,吃晚饭的时候他跟毛春华讲起这件事,毛春华也吃了一惊。



“到香江出书居然这么赚钱?”



“经济发展不一样嘛!人家一本书十块八块港币很正常,我们这里还是按角来的,还是人民币,汇率都不一样,完全没法比。”



“那倒是。”



金秋时节,农民伯伯们最忙碌的季节之一,韩屯的土地里也是一样,只是原本那些辛勤劳作的背影早就换了一批人。



这些在地里秋收的都是周围各个村子的人,韩屯现在的成年劳力基本都进了厂子,个别没进的也是自己做生意,剩下的老弱要把秋收的活全部承担起来可不容易,所以大伙就想到了雇人来秋收。



反正现在大伙都不差钱,如果不是政|府不让改变耕地性质、也不让撂荒,大伙都不想种这些地了。对韩屯的老百姓来说,种地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



前几年何平提议的种植牧草的建议,今年村里又有人提了起来,联产承包实行了几年,政|府对农村的管理也渐渐松了下来。



大伙都觉得改种牧草挺好的,种一次管几年,一年收一茬,也不用怎么管,最多就是补种一下,种出来的苜蓿正好卖给村里企业。



秋收这几天大伙对这件事议论纷纷,村里人再次意识到何平的先见之明。



“要我说,还是人家何平想的远。你看看现在闹的,种这点地还不够搭人工的。”



“主要现在村里大伙都有工作,哪有功夫收地啊!”



“雇人呗!我是想开了,花钱种地,上秋了能剩多少算多少,反正现在也不指望着种地过日子了。”



“我觉着种苜蓿更好,省心还省力,人家何平的想法是对的。反正现在镇里也不咋管了,大不了交公粮的时候花钱买点呗。”



“走,上村部去说说。”



“走!”



一入秋,天色黑的早,村部的灯亮了起来。



老队长刚吃完饭就被村民从家里找了过来,说是要商量商量种地的事,还有几个小队的干部也被找了过来,带头的十几个人跟村委的几个干部大眼瞪小眼。



老队长磕打了两下烟袋,开始填烟丝,“别愣着了,有啥事赶紧说,还得回家看电视呢。”



“咱们想种苜蓿。”



“种呗!”



大伙准备了一肚子的话,被老队长一句话堵了回去。



“啥意思?”



第113章 《红楼梦》来了[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