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读书人_183 办学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83 办学[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次回到杨家庄,除了参加杨石头孩子的满月酒,还有就是看看这杂交玉米的种植情况。



现在看来,这种轮作的方式,非常适合现在的状况。



杨家庄的收获不比去年少,而且亩产也有所提高,这种情况下,杨家庄的日子会逐渐好起来。



周围的村子也能带动起来,但问题就再次回到原点,那就是种粮的产出问题。



经过一番思索后,杨小涛觉得可以了将原本的计划提前了。



原本的计划是,杨小涛将杂交玉米的技术交给国家,由国家出手,组织人力进行育种,然后迅速推广开,惠及千家万户。



但现在看来,上面明显没有重视。



退而求其次,就是等待。



等这***的风过去,理性的看待问题后,再由杨家庄作为典型示例,说服上面,从而继续推广开。



但这最少还得两年。



杨小涛等得起,杨家庄也等得起,但其他村子,未必等的起。



所以,临时的计划就提出来了,那就是大规模育种。



杨小涛在心里想到这个计划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春玉米不再是必须的,村里在这时节可以种植其他作物。



这时候育种,不用担心“受到污染”。



其次,这次杨家庄在南山开垦了不少新地,周围都是林子,也给育种提供了场地。



最后,就是人员了。



这点,正是杨小涛找来两人商量的事。



来到杨小涛家,杨大壮两人坐在炕上,桌前放着一盘花生米,上面撒着细盐,旁边杨太爷抽着烟袋锅子,脸上都是笑容。



又是一个丰收年,心里自然畅快。



杨小涛把两人送到炕上,又从背包里拿出几个午餐肉罐头,几人就坐在桌前说起话来。



杨大壮来时,已经和杨石头交流过了,若是因为秦家村的事,他们俩的意见就是站在杨小涛一边。



至于最后结果如何,有杨太爷兜底,应该不会有大事。



杨石头自然点头,不论亲疏,还是道理,他都支持杨小涛。



哪知,两人坐下在杨小涛招呼吃点东西后,就爆出一个大雷。



“太爷,大壮叔,这次找你们来是有件事和你们商量。”



杨小涛将嘴里的花生嘎嘣咬碎,在从怀里掏出一叠钱,拍在桌子上。



桌前,杨太爷三人都是一愣。



这一叠钱可不少,打眼一看最少四五百啊。



三人还在震惊中,杨小涛再次开口。



“我打算在村子里盖一所学校!”



“学校?”



“什么东西?”



杨大壮和杨石头立马惊呼起来,唯有杨太爷拿着烟杆的手颤抖片刻,随后再次恢复神情,只是看向杨小涛的目光更加欣慰。



“对,建一所学校。”



“到时候,让咱们村的孩子,都去学习,都识字认字!”



杨小涛斩钉截铁的说着。



在去年回到杨家庄的时候,他就发现村子里的孩子完全是散养放养的模式。



家里孩子多的,更是让七八岁的哥哥姐姐带着在街上疯玩。



或许,这是一段美好的童年。



但绝不是杨小涛希望看到的样子。



这些孩子,应该在教室里读书,写字,接受知识的熏陶。



杨小涛说完,杨大壮和杨石头齐齐看向杨太爷。



这种事,涉及到方方面面,还是让他老人家拍板的好。



“看我干啥?”



杨太爷没好气的说了句,末了对杨小涛抬抬手,“你们听他怎么说!”



两人又看向杨小涛。



但就刚才杨太爷的态度,俩人心里明白,这事他是赞成的。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杨小涛只是简单的两句话,就让两人心里一颤。



随后,杨小涛将先前的打算说出来。



这次,三人听了,面色比建立学校更加震撼。



“小涛,伱是说,要把玉米推广开?”



杨石头最先沉不住气,开口问道。



杨小涛点头,“对,只要有合适的场地和人手,我觉得应该可以。”



“干!这事必须干!”



一旁杨大壮捶着桌子,脸上因为兴奋有些潮红。



若是能够大规模种植,不仅杨家庄跟着收益,就是周围的村子,也能获得好处。



更重要的是,他呢为这个新生的国家,贡献出自己力量。



“学校要盖,但这钱,你拿回去!村子里还用不着这些。”



杨大壮又开口,将钱推到杨小涛跟前。



“大壮叔,你说这就见外了。”



杨小涛又推回来,“这办学可不容易,不仅要房子,还要有桌子,凳子,课本,纸笔以及请老师。”



“这里面的花费可不少。”



183 办学[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