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_第518章 治世之道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8章 治世之道[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孙长河悬起的心终于落地,然后说道:“老朽听闻,倭国乃是东海弹丸小国,土地贫瘠,民生并不富裕,可是,其君主历来崇尚修德行,亲贤臣,远小人,禁奢靡之风,倭国关白一条兼良自幼便在我朝求学,可见一斑。”



朱祁镇点点头,道:“一条兼良就在京师,你说的不错,此人在儒学的造诣颇深,绝非等闲之辈。”



孙长河脸上露出喜色,继续道:“老朽少年时期曾与一条兼良相识,此人入朝觐见之前,在江苏东林书院逗留数日,讲学论经,对孔孟先贤甚向往之。”



在他身后的三位弟子,听到东林书院四个字,不由得心念一动。



如今就连皇上也知道东林书院了,看来,以后真的要飞黄腾达了!



“倭人尚且将圣人之学奉若瑰宝,为何我大明却背弃圣人之学,将其视如糟粕?”



“如今天下奢靡之风盛行,百姓为蝇头小利而争执不休。更有士人,将心思放在了那奇技淫巧之上,长此以往,必将礼崩乐坏,瓦釜雷鸣。”



“一条兼良身为倭国关白,总理倭国政务,此人曾言,我大明为礼仪之邦,以仁孝治天下,为何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如此这般下去,我大明气运要尽,老朽今日冒死陈词,还望皇上三思!”



孙长河的话术可谓高明至极,他抓住一条兼良这根稻草,大做文章。



就连人家倭国都尊儒学为圣典,我大明却弃之不理,你这个皇上当的是不是糊涂?



当然了,一条兼良只是个例,倭国这样的人才如同凤毛麟角,万中无一,不过……这些不重要,一条兼良是个什么样的人,倭国究竟是不是礼仪之邦,都不重要。



谁也不会亲自跑去倭国考察,只要能拿来抨击现实,就足够了。



朱祁镇仍是一脸轻松状,问道:“其他人,还有想说的吗?”



众人已经开始眼红了,孙长河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其名声怕是马上要传遍大江南北,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现在就算要讲,也不可能讲出更为激烈的言辞。



毕竟……总不能真的指着皇上的鼻子骂吧?



孙长河叩首道:“老朽之言或许荒谬,若因此触怒圣颜,甘受责罚!”



他敢说这些话,便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就算被皇上气急败坏,拉出去打一顿廷杖,也值了。



在他身后,夏绍鹏,岑光耀,魏灏三人同时叩拜,道:“治国之道,在于修德,不修德政,则廉耻荡然无存,请皇上三思!”



他们已经看明白了,皇上并没有动怒。



那还不赶紧表示一下,出出风头,等什么呢?



朱祁镇又看向王九翱,问道:“王卿,你觉得呢?”



王九翱行礼道:“孙先生之言,亦是臣等肺腑之言。”



“如此说来,你也认同当下的大明世风日下,缺少德行?”



“臣……万死!”



朱祁镇幽幽叹了口气,问道:“倭国当真如此崇尚德行,比我大明更甚?”



王九翱赶忙道:“由其关白言行举止,及礼贤下士之礼,无比教人钦佩。”



朱祁镇看了看众人,又问道:“诸卿都是这般想的吗?”



众人都不答话,就是默认了。



“既然如此,朕该当听取诸卿谏言。”



王九翱、孙长河等人听了,纷纷面露喜色。



皇上终于要幡然悔悟了,接下来就是重启儒学,狠狠打压科学院!



朱祁镇面色沉重,道:“今日朕颇有感慨,倭国大兴仁德,已经走在了大明的前列,断不可等闲视之,朕理应派出使团,前往倭国,求取治世之道!”



王九翱:……



孙长河:……



所有人:……



朱祁镇继续说道:“来人,宣一条兼良上殿!”



众目睽睽当中,一条兼良缓缓走上文华殿,行叩拜之礼。



朱祁镇说道:“卿家曾上奏,想要学习我大明的先进文化,而我大明也要学习倭国的治世之道,朕思来想去,此事非同小可,若只派少量人过去,怕是难以彰显效果,不妨,在座的诸卿都去吧,如此方显得朝廷对此事的重视。”



一条兼良却显得有些不太自信,他提出要人的时候,并不敢狮子大开口。



本来都已经购买了人家最先进的火车轮船,还要把人弄走,是不是有些过分?



四下看了看,文华殿有几百号人,这些人背后肯定还有门生弟子,算下来至少几千人!



这么多人……都给我?



他悄悄捏了捏自己的大腿,有点疼,似乎不是在做梦。



朱祁镇叹了口气,接着说道:“朕跟你讲,在座的诸位都是大明的栋梁之才,朕本不舍得将他们送走,但是为了寻回治世之道,只能忍一时之痛。”



一条兼良听着,不知为何,心中总是觉得有些不靠谱,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王九翱小心翼翼地问道:“皇上,臣……也要去吗?”



“当然!”



朱祁镇点了点头,郑重道:“卿家长官翰林院,乃是天下儒学之典范,自然要挑起这杆大旗,还有东林书院,朕听闻已有学子上千人,此番同去倭国交流学习,日后回朝,必堪大用。”



孙长河已经愣在当场,表情懵逼,不知如何是好。



什么情况,怎么突然给发配到倭国去了?



刚才自己讲的很好啊,有理有据,而皇上也听的很认真……哎呀,可能是关于倭国的事讲太多了,让皇上信以为真,这,这……岂不是弄巧成拙?



到了此时,他可不敢改口,说什么都是自己胡诌的。



否则便是欺君之罪,彻底完犊子。



文华殿上,鸦雀无声。



所有儒生,无论当朝官员,还是众学子,全都傻眼了。



众人的目光渐渐聚焦在孙长河身上,要不是这个老家伙一通吹捧,会有这事?



朱祁镇见状,淡淡一笑,道:“看样子,诸位都很赞同,那好,张卿!”



张益赶忙答道:“臣在!”



“将今日的筵讲记录下来,要记仔细些,特别是参与者众多,都要记清楚,然后按照名册,由礼部牵头,制定前往倭国交流学习的行程。”



“臣遵旨!”



张益终于明白了,为何皇上突然开筵讲。



借此机会将天下所有儒生全数送出,够狠!



(本章完)



第518章 治世之道[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