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_第465章 抉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5章 抉择[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事到如今,杨旦已经不再隐瞒,直接开诚布公。



朝堂上活跃的大小官员,如张益等人,全都是三杨的门生故吏。



大明以武开国,文官集团在洪武朝被朱元章死死压制,到了建文朝,刚刚抬头,却出了个靖难,朱棣的做事风格完全效彷他爹,更是让人喘不过气。



一直到了仁宣两朝,文官集团在内阁三杨的带领下,才真正开始发展壮大。



三杨之中,以杨士奇为首,然而在正统八年,出了一件事,直接让这位五朝老臣晚节不保。



杨士奇的儿子杨稷仗着老爹是内阁首辅,在老家吉安府泰和县横行霸道,欺男霸女,还闹出了人命。



虽然事情很严重,可是,杨士奇作为内阁首辅,想要将事情压下来,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问题就在于,竟然有受害的苦主绕过了当地官员,从他的老家一路杀进京城,把桉子捅到了皇上面前!



这下子,事情算是彻底败露,杨稷被锦衣卫抓进京师,铁证如山,杨士奇也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被斩首示众。



管教不严,他这个内阁首辅也没脸再干下去了,从此致仕归乡,忧虑患病,不到一年就去和他儿子团聚了。



杨士奇陨落之后,还有另外二杨,以及他的门生故吏,仍然活跃在朝堂之上。



从资历上来说,杨旦乃是杨溥之子,杨泰乃是杨荣之孙,两人一个在京师,一个在江南,只需暗中将前朝士绅联合起来,再呼应百官响应,事情就成了一半。



另一半便在于军权,文官把持朝政,但是无法左右军队。



这时候突然出现了一段小插曲,都察院两名监察御史发现了端倪,准备上书告发。



于是,杨旦心生一计,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密谋,让那两名监察御史下去查杨洪的亏空!



因为兵部右侍郎吴恒已经查清楚,杨洪任大同总兵官、宣府总兵官时期,以及入朝成为侍郎以后,手底下不知有多少亏空,一查一个准。



如此既能借助杨洪之手除去异己,又能将他拖下水,简直是一举两得。



张益越听下去,眉头皱得越紧,一张脸黑的能渗出墨汁。



他万万没想到,这些人竟然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密谋造反,更可气的是,皇上还挺配合,带了几名锦衣卫就跑了。



子曰:去的时候好好的,回不来了!



“这件事都有谁知道?内阁曹公知道吗?”



张益问出最后一个问题,因为他必须知道事情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杨旦摇摇头,说道:“曹首辅不知。”



“是不知道,还是你们策反未果?”



“压根就没有告诉他!”



“为何?”



“他是北方人,和我等不是一条心,更何况,他已经是内阁首辅。”



言外之意,就算太子登基,曹鼐也不能更进一步。



而张益不同,他现在是次辅,可以成为首辅,位极人臣。



杨旦的话还有一层含义,朝廷里的官员是分派系的,从大里说,是南北两派。



第465章 抉择[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