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红_第0242章 王玄策,倭国需要你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242章 王玄策,倭国需要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们府上多的是跋扈子弟,族中仗势欺人的更多。



他们一旦认可了此事,那他们就是在自找麻烦。



所以他们不仅不能再弹劾李元吉,还得快速的帮李元吉洗清罪名。



毕竟,李元吉就算是把太极宫点了,李元吉也不一定会死,但他们被李元吉折腾一下,很有可能就得被夷三族。



虽说李承宗薨了,李渊弑气气很大,但李渊还没有被弑气冲昏头脑,不可能为了一丁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砍了李元吉。



所以,弹劾李元吉归弹劾李元吉,但得悠着点。



情况不对,立马就得改变口风。



不然,倒霉的绝对是他们。



百官们你一句的、我一句的,几乎有六成人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李渊在百官们你一句我一句的劝解下,逐渐的冷静了不少。



“念在你有病在身的份上,我就饶你一次。但宇文宝,我绝对不会轻饶。传旨,削宇文宝五成封户,降三级,杖三十,并且勒令其赔偿庄户所有损伤。”



李渊气哼哼的说着。



李元吉见李渊没有削了宇文宝的爵位,心里松了一口气,代替宇文宝领受了惩罚。



只要没有被削爵位,其他的惩罚,都是小问题。



在大唐,爵位绝对比官职、封户等等,更加珍贵。



因为绝大多数从战场上得来的爵位,都是世袭的。



一个高爵,即便是每过一代折一大等,那也能保证一个豪门传几代人。



官职就不同了,你死了,你的官职不可能传给你儿子。



有荫补的话,还能借着荫补出仕,没荫补的话,就只能去考取功名。



可考取功名的要求太高了。



因为大唐虽然继承了科举制度,但并没有将科举当成选士的唯一标准,所以每一次科举所选出来的士,基本上都在两位数以内。



等闲者根本不可能考中。



只能去考明经科,但明经科出来的,根本当不了主官,只能去各级衙门当辅官,升官很慢,做高官的希望几乎没有。



因为跟你竞争的,不仅有进士科出来的,还有一群借着举荐或者荫补出仕的二代们、三代们。



你才学不可能比得过进士科出来的,关系也不可能比得过二代们和三代们,你拿什么做高官?



所以爵位比官职重要太多太多了。



这也是大唐初期武强文弱的一大原因之一。



“右正言杨宁,诬陷齐王,挑唆天家父子之情,处以极刑。”



李渊在处置了宇文宝以后,毫不犹豫的下令将弹劾李元吉的言官给收拾了。



弹劾位高权重的人,就是如此。



你弹劾不倒别人,你就得倒霉,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李渊为了避免李元吉打击报复,先替李元吉将人给收拾了。



至于右正言杨宁冤不冤,在他眼里根本不重要。



一個胖胖的,三旬上下,留着短须的汉子,面如死灰的被千牛备身拖出了班列,拖去了殿外。



李渊处置了右正言杨宁,又盯着李元吉,不满的道:“你府上孺人的堂弟,仗着你撑腰,在太学内为祸,你又如何解释?”



李渊冷静下来了,就没有最初那么暴躁了,但依然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李元吉躬身道:“此事窦祭酒应该比儿臣清楚。父亲不如问问窦祭酒。”



窦诞身着一身紫袍,高高大大的,一脸忠厚老实的样子,缓缓的出班。



“圣人,此事臣早已查明,并且做了决断。是太学的一众学子看不过王玄策是借着齐王府的门路入的太学,心生妒忌,暗中欺辱王玄策。



王玄策迫不得已,才设计反击的。



此事错不在王玄策,是太学一众学子咎由自取。”



窦诞一板一眼的说着。



李元吉一改往日的跋扈和目中无人,对他这个姊夫和二姊都很客气。



所以他不介意帮李元吉说说话。



别说是王玄策没错了,王玄策就算是有错,他也会帮李元吉说话。



李渊要是因此问罪,他可以理直气壮的告诉李渊,李元吉是我弟弟啊,我这个当姊夫的不帮他,谁帮他?



李渊绝对不会再找他问罪。



李元吉脑袋嗡嗡响,已经听不进去窦诞说什么了。



在他听到王玄策三个字的时候,他脑袋里就嗡了起来。



虽然他到了大唐以后,见过了很多彪炳史册的人物,也收拾过彪炳史册的人物,甚至将一些人收入了帐下,成为了他的属官。



但是王玄策三个字一出,他还是没办法淡定的。



因为王玄策在历史上干过的事,确实可以用丰功伟绩来形容。



虽然没有对大唐造成什么太大的变化,但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王玄策用他的实际行动,向后世的所有人证明了大唐有多么强大。



王玄策也用他的实际行动,向后世的所有人证明了,一个人出门在外的时候,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并且这个强大的祖国还很护短,到底有多么的令人放心。



李元吉更没法淡定的是,王玄策居然是他的妾弟,他还没有招揽王玄策呢,王玄策已经打上了他的标签。



“果真如此?”



李渊盯着窦诞疑问。



窦诞点着头道:“确实如此。”



李渊哼了一声道:“即是齐王府的人,出仕都轻而易举,去太学跟他们一起求学,那是有心上进,又岂容他们说三道四。



他们技不如人,被人算计了,也怨不得旁人。



此事是谁举发的,谁下朝以后,自己去大理寺领十杖。”



第0242章 王玄策,倭国需要你[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