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从萨尔浒开始_第353章 护国公的敌人们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3章 护国公的敌人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京师派来的那支开原军,现在在哪里?”



在原本历史上,罗汝才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为三十六营之一,其人狡诈多谋,反复无常,别号曹操。因为刘招孙的穿越,他跟随王二举事,现在又改投闯王李献忠营下,成为闯军中的二号人物。



“听说刚攻下河曲县城,伤亡惨重,准备在城中死守。”



不等罗汝才说罢,旁边站着的宋献策抚须笑道:



“哈哈,这是困兽之斗,河曲县城刚被八金刚抢过,无钱无粮,他们守在那里,是自寻死路。”



李献忠犹疑不决,进入山西前他便派人四处打听开原军情形,他本是铺兵出身,见多识广,这几年来护国公和开原军的各种事迹,他都听过一些,知道这是个强敌。自从开原兵进入陕西,李献忠总觉得心中忐忑,乱糟糟的。



~~~~~~



扬州府高邮县,盂城驿。



这座始建于洪武八年的驿站,属于南北运河之上的交通要冲,规模形制自然不是寻常驿站所能相比。



孟城驿内,正厅、后厅、送礼房、库房、厨房一应俱全,亦有常见的马神庙、马房、前鼓楼。



驿北为驿丞宅,驿旁秦邮公馆,堤上有迎宾房的皇华厅,东南有马饮塘……



原锦州总兵官吴襄和他家人寄居与此,已经快有两年了。



明代驿站可供过往使臣投宿,相当于现代的招呼待所或宾馆。



凡持有“驿关”的,可按官阶高低及仆从多寡免费享受驿站提供的住宿、膳食、舟车、夫马。



吴襄作为对抗“刘贼”的辽西将门,不幸兵败,回到高邮老家,自然受到一群江南官员的优待。



自从吴家来到孟城驿暂住,隔三差五便有当地豪绅闻风而来,或资助银钱,或与吴总兵畅谈勤王除贼之事。



短短一年多时间,这位辽西最著名的长腿将军,俨然已成王师北定的关键代表人物。



吴老爷在辽西做官时,早已积聚万贯家财,这种举家浮宅的漂泊生涯,对吴家影响倒也不大。



好几次,高邮本地的乡绅大户延请吴总兵去城中大宅居住,吴襄却总以“国贼未除,当枕戈待旦”为由,和他的亲兵家丁坚守孟城驿。



其实是随时做好跑路准备。



正厅中央,十二岁的吴三桂恭恭敬敬给父亲递上茶水,吴襄接过,忍不住瞟了眼英气逼人的吴三桂,微微点头。



他挥手让儿子坐下,轻轻喝了口茶,便迫不及待对跪在地上的一个师爷模样的仆人问道:



“薛老三,张春那边到底是怎么说的?河间府人马何时出动?还有那些人接应咱们?都问清楚没有?”



“老爷,事情好像和咱们想得不太一样。”



薛老三刚乘快马八百里加急赶回孟城驿,还没调整好时差,生物钟也有些紊乱,便被老爷从马房叫到前厅问话。



这位最忠实的吴家奴仆上气不接下气道:



“张春那厮,收了老爷的三千两银子,劝说咱们不要轻举妄动,等陕西形势明朗再动手!”



吴襄强压住怒气,问薛老三道:



“你就把银子这么白白送了?就这样回来了?!”



薛老三连忙跪下磕头道:



“老爷,那狗贼说,他现在不需要幕僚,还说怕刘招孙发现,就把我赶走了。”



“混账!”



吴襄骂了两句,长出一口气,望着地上破碎的瓷片,接着道:



“你没给他说桂王的事情?”



得知开原军入陕西剿贼,吴襄知道机会又来了,他倒不是急着要找刘招孙报仇,辽西之役,吴家损失不算太大,而且,吴总兵毕竟是个商人。



吴襄开始自言自语:



“老爷我原本就是做买卖的,这次咱们挑头儿,让江南官员士绅推举桂王登基,便是天大的功劳,以后前途不可限量,这样的买卖,他张春就不会看不到?”



薛老三望着老爷亢奋的神情,迟疑片刻才支支吾吾道:



“老爷,我和他说了,他不仅不答应,还说桂王起事下场只会很惨,他还说,若是我们执意要造反,他就去刘招孙那里告发我们··”



吴襄抡起茶杯狠狠砸在地上,五彩青瓷釉色茶杯顿时被摔得四分五裂。



“瘪犊子玩意儿!这些年他从吴家捞了多少好处,当初他那个举人,还是老子给他花三千两银子买的!现在辽西败了,就翻脸不认人?白眼狼!比那刘招孙还可恶!”



吴三桂朝薛老三使了个眼色,让老薛退下。



正厅里就剩下他们父子两人。



吴三桂刚要开口劝说父亲,吴襄忽然上前,拍打儿子肩膀,大声道:



“三桂,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以后一定要杀了刘招孙!”



注:



1、巴洛克风格:1600年至1750年间在欧洲盛行的一种艺术风格。基本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注重强烈情感的表现,气氛热烈紧张,具有刺人耳目、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2、佩特林使团:1618(万历四十六年),沙俄年向明朝派出非正式代表团,由来自西伯利亚的哥萨克人伊万-佩特林带队。出访目的主要是与大明建立睦邻关系,开启贸易谈判。由于明朝上下正为即将但到来的萨尔浒之战焦头烂额,再加上哥萨克人没携带足够的礼物,双方贸易谈判并没有实质性进展。



7017k



第353章 护国公的敌人们[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