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大明_第四百四十四章烈士祠首祭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四章烈士祠首祭[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过了端午节,朱慈烺从十二日开始每日沐浴更衣食素,三日后的五月十五日,就是忠烈祠落成后的首祭。



这次祭典,不管别人朱慈烺是非常重视的,他甚至鼓动过崇祯参加,但是被礼部官员极力反对才作罢。



礼部官员的理由很简单,自古只有臣拜君,哪有君拜臣的道理,如果强该规矩,不仅不能体现皇上的崇敬之心。



反而会因为天子击败,损害了士卒们的阴德,不利于其阴灵安寝,也会让他们的后代子孙不安。



朱慈烺觉得也有道理,常言说过犹不及,真的要是皇上亲自祭拜,那么把君臣之礼置于何地?



不过太子代替天子祭拜,礼部官员道没有反对。



朱慈烺也觉得这事一次收拢军心的绝好机会,既然崇祯不想要,那么他就笑纳了。



从五月初京师晓谕各里坊,十五日当天不得批红挂彩,不得着奏乐歌舞,不得宴饮比赛。



所以这一天京城格外肃杀,凌晨时分,朱慈烺的车驾就出皇宫往忠烈祠而去。



今日太子着特制黑色冕服,随行锦衣卫以黑衫罩住红衣,随行新军也配黑色腰带。



路上奏军乐,击战鼓以招忠烈之魂。



到了忠烈祠,礼部官员和兵部官员正在准备祭祀站位,朱慈烺本来可以在车里休息一会。但是他怕出了什么纰漏一直盯着。



好在大家也知道太子对这事的重视,所以加倍小心,总算没有出现差错。



当第一缕晨光升起,所有人站定,奏军乐,升大明玄黄日月龙旗,升大明血红持刀盾龙陆军军旗,升海蓝帆船底游龙海军军旗。



代表着大明国家、陆军和海军旗帜所致皆为军魂安息之所在。



朱慈烺站在最前面看着旗帜缓缓升起,因为大明还没有国歌,所以只能这样一边奏乐一边升旗。



后世的义勇军进行曲固然振奋人心,但是朱慈烺可没有那个实力填词成为大明版。



如果不改词第一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那画面太美,不敢看!



旗帜升起,然后礼炮齐鸣,礼炮十六门代表着大明的十六位皇帝,鸣礼炮二十六响,代表着向大明建国二百六十八年战死的忠烈的致敬。



朱慈烺一开始打算打二百六十八炮,可是考虑到这个时代火炮质量,两三分钟一发的射速,中间大炮过热还要冷却。



搞不好一天什么都不干了,就剩放炮了。



礼炮采用的是子母炮,也就是大明版的后装火炮,嗯!理念超级先进,领先世界数百年,



无奈生产工艺落后,子母炮就是一门母炮提前预制多个子炮弹,这些炮弹都装好炮弹和火药,放在铁桶里,发炮时只需要把铁桶塞入炮膛,爆炸后抽出铁桶再换下一个。



基本上和现代火炮一个理念了,不过因为密闭不好,所以射程近,威力有限,又因为铁质量不过关增加了炸膛的风险,所以一直不被大量采用。



不过这种炮打仗不行,在这种礼仪场合用来当礼炮确非常合适,礼炮又不放炮弹,就是听个响,所以不存在膛压过大的问题。



第四百四十四章烈士祠首祭[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