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大明_第三百三十二章复杂的粮食问题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二章复杂的粮食问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然朱慈烺不用办什么红薯宴会来推广,其实从去年开始,随着产量的增加,有一部分玉米、红薯和土豆已经进入了贡品行列。



从那个时候开始,宫里的御厨就开始试着把这三种粮食作物加入食谱。



玉米还好说,青的时候能煮着吃,干了之后就磨成面,然后做各种饼,因为玉米面散不能成团,所以做的时候加上野菜或者掺点白面。



剩下的就是玉米粥、玉米糊糊、熬糖、做糕点、加工淀粉做成粉条等等了。



红薯一般采用窖藏,或者削成薄片晒干储存。



窖藏稍不注意就会烂,想要长期储存还是要晒干,当然也可以提取淀粉,然后做成粉条。



土豆也是一样要么直接吃,要么做成粉条。



而且土豆在朱慈烺的印象里好像一直是作为菜,土豆条、土豆饼、土豆片、土豆炖牛肉,土豆炖鸡,土豆炖万物!



因为是贡品,又是皇宫御厨那里流传出去的吃法,所以三种作物一直是京城高端饮食的风尚。



而民间最先尝到的是煎饼果子:玉米面、豆面、白面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再用羊骨头汤和匀,摊在饼铛子上,加一个鸡蛋。里面放上油条或者薄脆,抹上甜面酱辣椒酱,洒上葱花、咸菜丁、黑芝麻、花生碎等小料在一卷。一个煎饼果子就做好了。



这里面最贵的两样东西就是玉米面和辣椒酱,两种东西目前只有皇明商号才有的卖。



今年春红薯和土豆产量都会不错,玉米一般都是夏播秋收,参照后世的习惯,当这些杂粮收成增加之后。



富余的粮食要么转为酒,要么转化为肉食。



所以看似只是增加了几个粮食作物,但是它影响改变的是大明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于皇明粮仓来说,土豆和红薯难以收储,所以这两种粮食的推广更为重要,大家不会吃不行,百姓卖不掉也不行。



大部分百姓种粮食除了自己食用之外,还要交税交租子的,而且这两样还占了大头。



所以要是种的土豆和红薯卖不出去,那么就不要谈什么种植的积极性了,他们可能需要卖儿卖女来交税教租子。



那么以后都不会有人选择种这东西了。



还有就是初期为了推广崇祯提出了一年内这些杂粮可以抵税,现在一年的时间没到,抵税的承诺还有效。



所以即使难以储存朱慈烺还是不得不收,好在现在吃皇粮的人多,收上来的直接就地发下去抵一部分福利。



为了夏粮收购期间红薯土豆不至于砸在手里,朱慈烺特意印制了一批红薯土豆劵。



到时候用这些劵可以在皇明粮仓领取红薯土豆,还有就是救灾的时候,也可以发这两种粮食,加上军队消耗。



剩下的实在消耗不了的,就做成淀粉,做成粉条,酿酒。



把这个事情一点点安排下去,里面涉及到多个部门需要朱慈烺去协调他们的配合。



除了三种新粮食之外,小麦和水稻的收储也是一个大问题。



去年的谋逆案江南粮商元气大伤,朱慈烺虽然进场补救,但是毕竟不是专业做这个的,从去年到今年消耗的都是这些粮商的库存。



第三百三十二章复杂的粮食问题[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