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五百年_第28章 适应古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章 适应古代[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十月十四日这天,楚军前来收拾完昨日阵亡士兵尸体后,便匆匆离开了,换成赵军来攻城,由李左车指挥。



一连三天都未能攻克函谷关,项羽不再来观战督战,他根本不指望其他人能拿下函谷关。



在弘农河东岸督战的是赵王歇,燕王广和魏王豹一同观战。



赵国与秦国同样有血海深仇,战斗开始后,赵军拼命进攻,攻势并不比前三天楚军的弱。



有一次,赵军的冲车成功冲到了城门前的门洞,撞击着函谷关城门。



函谷关城门十分坚固,不易被撞开,就算被撞开了,赵军也进不了城,城门后还有塞门刀车堵门。



刀车的前刀壁上装有锋利的刀,万一城门被撞开,士兵将车推至城门缺口处,既可杀伤敌人,又可挡住敌方的矢、石,对方很难攀援,形成活动的壁垒。



城墙上的秦军,向下方门洞扔下燃烧物,再洒油引火燃烧,进入门洞撞击城门的赵军,或被大火熏死、或窒息死亡。



攻防战十分惨烈,目睹着这一切,魏王豹和燕王广心中都凉飕飕的,明后天就轮到他们攻城了,自身就那三四万兵马,本钱太小,万般不希望葬送在函谷关前。



李左车下令撤兵后,来到弘农河东岸的赵王、张耳跟前。



李左车道:“正面攻城,代价过大,请我王速向上将军提议,由末将领兵北上。”



赵歇并未回赵营,带着两个臣子进入楚营,来到项羽帅帐。



“上将军,正面攻城,旷日持久,需另寻突破口。二百余年前,前魏国大将吴起,曾从龙门渡渡河进入秦地;三十五年前,五国最后一次合纵攻秦,赵将庞媛从蒲津渡渡黄河,杀入秦境。我建议,派兵北上渡黄河,再折向西,从龙门渡、风陵渡、蒲津渡三个渡口寻机渡河。李左车将军知兵法、有韬略,是最佳带兵人选,我打算让他带兵三万,北渡黄河。”



接连攻城四天,函谷关皆稳如泰山,项羽也有了从黄河寻找突破口的打算,正好赵歇来了,提出这个建议。



范增道:“攻灭暴秦,楚军才是主力,是中流砥柱。此等大事,当由上将军决断。”



项羽接口道:“无论是正面攻城突破,还是从黄河突破,怎可少了楚军。我命钟离昧带兵四万,跟李左车一同北上。若遇事不决,当由钟离昧将军决断。”



赵歇领命,由楚军带兵四万,胜算更大。



项羽当场传钟离昧入帐,交待好领兵出征事宜,命令他后天跟赵军一同北上。



——————



函谷关关城,子婴在看望受伤士卒。



经过四天激战,秦军阵亡超过四千人,有一千七百多重伤人员。



敌军伤亡远超秦军,约有两万人死在函谷关前。



经过战火洗礼后的子婴,对于惨烈的战争场景,已经能够适应。



慰问完受伤士卒后,子婴又再了解各仓库物资储备情况。



激战四天,物资消耗很大,幸好有源源不断的补充,没有任何一种物资出现短缺。



从仓库出来后,王元道:“大王,敌军强攻函谷关不成,很有可能会从黄河三个渡口寻找机会。”



子婴道:“我和丞相都已命人加强防备,在黄河西岸修筑工事,敌军应当不会再有渡河的机会。”



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科技十分落后,交通不便。



在黄河上游和中上游,水流湍急,周边沟壑纵横,现在的黄河水位又比现代时更高,河面更宽。除了三个渡口外,很难在其它地方找到合适渡河位置。



第28章 适应古代[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